新闻动态 /
近日,第一财经人文沙龙“走近天灯弄”在上海群岛BOOKS书店云锦路店举办。沙龙邀请多位嘉宾,解读天灯弄及其所属的乔家路区域,呈现上海老城厢的历史、建筑与文化,探讨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做好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。
周力:资深媒体人,上海市“建筑可阅读”宣传大使 老周望野眼公众号作者
曹素功墨,同样也是周力的童年记忆,沙龙现场分享时,他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记忆,记得曾经拜过师学习书法。“但是从小到大我都没有机会用过周虎城的好的笔,没有用过曹素功的墨,更没有用过宣纸,因为我的水平没有达到专业的水准。”
长大以后,周力有机会实地接触到南市老城厢。他觉得那里经历了各个历史年代,因为各种复杂的历史因素造成的一些现状,确实导致了很多问题,“有很多建筑是临时搭建的,居住条件是比较艰难,到了不得不改善的境地。”但与此同时,在老城厢看起来寻常的巷陌中,孕育了上海700年的历史,“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有些已经(记录)造册,写在政府保护的名单当中,有更多的可能在城市更新的过程当中很难去保护,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。”
沙龙当天,周力作为刘海粟美术馆“弄堂漫游”的领队之一,带领参与者一起探访包括乔家路片区在内的老城厢部分区域。他说,我自己亲眼去看,亲自去走,用我自己的笔,用我自己的镜头去记录一些东西,要真正要想出一些办法来,能够让我们这个七百多年的老城,能够重新焕发风采,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。
除了呼吁保护,周力认为,大家普遍还有一个担心,就是很多老建筑一旦修缮以后就变成了新建筑,历史感完全消失了。“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,我第一次到梓园里边去看的时候,觉得很心疼,这么好的一个建筑,现在变成这个样子。但是今天去看,当它真的被围起来修缮的时候,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担心。将来会不会变成咖啡馆?或者变成旅馆和老百姓就完全没有关系了?”
周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平台来呼吁,让大家看到,让可能此前不太关心老城厢和历史遗产的人也来关心,有更大的影响和推动。

李刚
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相关阅读
2000年左右是商品住房市场发展的重要节点。在此之前建成的小区,房改房占比不小,这些小区内住房不但房龄超过25年,还很有可能没有收取过房屋维修资金,甚至可能缺少小区物业,亟需政府在“保基本”上进行投入
421 昨天 18:08
住建部: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
248 03-09 15:41
广州永庆坊和上海蟠龙天地作为近年来城市更新领域的标杆项目,为超(特)大城市的更新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。
441 02-26 21:49
“城市探索”栏目会定期探访、盘点最新开放的城市文旅空间。公园、博物馆、书店、美术馆、小剧场以及各种无法定义的空间,只要具有公共性、有趣,我们就会前去踏访,为读者推荐。
143 02-10 14:12
对于“城市记忆”与城市更新的关系,城市更新面临的关键问题,下一步创新方向等问题,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俞斯佳分享了自己的观点。
243 01-21 16:0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